从承德看京津冀“生态一体化”之难

副标题:
(时间:2015-01-2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空气相通。当前,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生态应率先破题。为冲出霾伏,京津冀加强了区域合作。但是,水环境方面的生态一体化仍步履维艰。

京津冀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多年来,河北持续向京津地区提供了大量优质水资源,北京通过“稻改旱”、生态水源保护林等项目,尝试了横向的生态补偿。当前,在京津冀加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一区域的生态补偿应如何向深层次推进——

“稻改旱”的收入缺口该怎么补

百里潮河川,两岸稻花香。潮河是北京密云水库的主要水源,两岸多年来以种植水稻为主,最高峰时水稻种植面积达12万亩。为保证密云水库的水量和水质,2006年北京和河北签署协议,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实行“稻改旱”工程,将高耗水的水稻改为玉米,涉及张家口的赤城、承德的丰宁滦平等地。

翻山越岭,来到潮河边上的河北承德滦平县代营子村。1250亩水稻田已经全部改种玉米,稻田边一道道纵横有序的水渠也已废弃。老书记代守军当年负责说服村民们进行“稻改旱”:“‘稻改旱’保护环境,既省水又减少污染。种玉米也省水省工,不用再插秧、除草,也很少打农药。”

稻改旱确实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密云水库上游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共实施了10.3万亩“稻改旱”,承德每年可节水3550万立方米,张家口市赤城县每年可节水2000多万立方米,每年总节水量相当于5个多西湖。此外,“稻改旱”也为维护密云水库二类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弥补“稻改旱”给村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北京和河北建立了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2007年,补偿标准是每亩450元,2008年提高到550元,北京每年补贴给张家口承德6000万元。代营子村会计代国玲说:“现在种水稻和种玉米的损失一亩地要差900元左右。原来种水稻,一亩能产1000斤,大概能卖3元一斤。种玉米每亩大概产1200斤,但是只能卖到1元一斤。如果扣除掉种水稻的化肥等投入,再加上一亩补贴550元,也还有400元左右的缺口。如果能够把补偿标准提高到八九百元就好了。”

除了标准偏低,更让村民们忧心的是2016年“稻改旱”补偿就到期了。“‘稻改旱’不能越改越穷。现在村里584人中将近200人都出去打工,种地的多是老人,玉米的收入是他们主要经济来源。老两口种玉米加上补贴,一年收入能有四五千元。但是,如果断了补贴,就只有两三千,卖玉米的钱都不够吃饭。”代营子村党支部书记代国明充满忧虑地说。

数据显示,2013年滦平县农民纯收入5611元,为临近的密云农民纯收入的35%。2016年“稻改旱”政策到期后向何处走仍然待定,北京发改局、承德市发改委正在就此进行调研。

滦河能成为第二个新安江吗

30多年前,“引滦入津”工程动工兴建,将清澈的滦河水引入天津,这也是我国的第一个跨区域引水工程。为了让天津人不再喝苦咸水,当年成千上万的村民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农田,举家搬迁。如今,在“引滦入津”工程的起点潘家口水库,留守在库区的几万渔民生活仍然极度贫困。在承德全市378万人口中仍有75万贫困人口,8个县全是贫困县。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直处于‘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的不合理局面。长期缺乏必要的生态补偿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环京津贫困带分布于张家口、承德、保定和沧州等地,地处京津冀众多城市的上风上水位置,是京津冀平原地区的生态屏障、城市供水水源地、风沙源重点治理区。因此,建立合理的京津冀水资源补偿机制是促进河北生态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山水相依的京津冀,更需共同呵护这一方水土。目前,因为保护水源地而发展停滞的窘境正在发生积极的改变。2014年,环保部把开展滦河流域补偿作为京津冀协调发展重大事项予以推进。4月17日,环保部向财政部、天津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发函,签署了《引滦水源保护协调会议纪要》,将参照国内水环境补偿做法,建立上下游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对补偿机制予以适当资金支持。

“新安江是我国第一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补偿方案是中央财政出3个亿,浙江、安徽各出1个亿。滦河的补偿方案有所不同,初步方案是先建立补偿试点,国家以国土江河流域综合整治试点形式予以资金支持,天津、河北再各自支付一部分,以充分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目前,该补偿方案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同时将研究长效机制,争取在本期试点结束后尽快建立按照水质、水量资源价值进行补偿的模式。”承德市环保局负责人说。

林业横向补偿机制仍在探索

今天的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榔头沟山林葱翠,再不是当年“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的“沙进人退”景象。

为了给京津阻风沙、护水源,14年来,承德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初步建成了滦潮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沿边沿坝防风固沙林等五大防护林。目前,不仅沙化面积减少了35.8%,森林覆盖率增长到56.7%。

锲而不舍的植树造林,让承德绿了起来。但要承担好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新使命,仅靠现有的投入模式远远不够。“现在适宜造林的地区已经基本完成,需要造林的地区多是‘难啃的硬骨头’,造林难度不断加大,造林成本不断增加。”承德市林业局副局长段陟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承德的造林成本要每亩2000元,其中苗木费就要800元至1000元。而目前国家重点工程人工造林一亩补助标准400元,还不够整地栽植雇工费用。

“林业的生态补偿方面,中央给予的国有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仅有5元,集体和个人公益林是15元,与森林实际发挥的生态效益落差很大。我们希望能将此标准不分权属统一提高到每亩50元。”段陟鑫说。

北京和河北之间也开始探索林业的横向补偿机制。2009年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启动,到2014年保护林面积达到50万亩,北京给予张家口、承德两市的生态补偿共计4.85亿元。2015年,京冀两地将再合作建成10万亩水源保护林,远期规划造林100万亩。

当前,加快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也为破解这一区域的生态补偿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生态补偿的形式需要多元化,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国家需要在产业布局上将重大生态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向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倾斜,鼓励发展旅游、教育、健康等绿色产业,逐步淘汰产能过剩行业。”肖金成说。

  • 点击我吧客服1
  • 点击我吧客服2
  • 点击我吧客服3
  • 点击我吧客服4